0851-83859116159-8515-3579
家长课堂:让孩子有作为的11个钻石法则
编辑时间:2014-12-09 【 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阅读
一个未来有作为的孩子背后,需要一位智慧的母亲。
第一钻石法则
只要是你的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一定要让他尽量多的去做。
只要孩子已经掌握某项技能或能够完成某件事了,以后就必须坚持让他自己做。如果孩子能够自己走路了,那么家长[微博]就不应该继续抱他。如果孩子能够自己吃饭了,(不管吃的多么的糟糕,弄得多脏),家长就不应该继续喂他了。可能这会暂时增加很多的麻烦,比如要不断地收拾被他弄脏的衣服,饭桌,地板,可能要麻烦两三个月,但总比他都五六岁了还必须要家长喂饭才肯吃好把。再比如,耐心的等待自己小小的孩子学会自己走路,这总比日后吃力的抱着一个六七岁不习惯自己走路的孩子上街或出差或是旅游受累,要轻松很多吧。
经常要给孩子说的话是:我相信你,你自己可以做到的!(如果孩子很小,一定要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对他说),学会拒绝提供对孩子成长没有任何意义的帮助小孩子越自己做事,越有成就感,自信心就越强,自信和成就感让孩子从小绽放。
第二钻石法则
给孩子灌输家庭责任感
1、孩子一学会走路,就可以做一些家务。
2、如果在小孩很小的时候,你就教他要帮助做家务。他就会把做家务当成一种乐趣和生活中很自然而然的一部分。为了小孩能够专心学习和做作业,而避免让孩子接触家务。这不是一种明智的行为。我建议每周起码有一天是全家一起参加做家务的。
第三钻石法则
让你的孩子自己做出与年龄相符合的选择。小时候做的选择越多,就越有主见,将来做选择的能力就越强
如果想将孩子培养成日后的领袖,非常关键的就是,从小让孩子学会做出与他年龄相仿的选择,他可能选择的很糟糕,但是要让他学会在犯错中成长,而且要他知道,任何的选择背后都是有相应的结果产生的,让孩子从小学会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这是领导力培养的早期形式,孩子们从小需要有独立作出决定的机会,这对形成独立判断思维和建立自信心都非常有帮助。
备注:孩子只能做和他年龄相符的决定,而不是事事都由他选择,比如:和家长一起外出应酬,不能由他来决定什么时间回家,只能由家长来决定。
第四钻石法则
建立一个持久的家庭规矩,并且尽可能的将其坚持贯穿下去,一贯严格,但要公正
家里一定要有规矩,也就是纪律,但是纪律不是向孩子展示你的权威,而是帮助孩子建立自律的工具,对小孩的行为要有理性的约束,这样他们才能茁壮的成长。
第一、限制孩子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
看电视会给孩子输入一个固定的模式,是被动的接收,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尔盖茨每天只允许他的女儿上网40分钟,只有儿童特别沉迷于网上的"虚拟世界"。上网成瘾已经是一个非常严重和日益严重的问题
第二、对孩子的礼貌,言行举止给予特别重视的教育,一名学习成绩一般,但有礼貌很懂事生活能力强的小孩,比一个学习成绩优秀但不懂事,很没礼貌生活能力差的小孩,日后在人生事业中有更大的发展。所以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好的人格修养,并且以身作则。
表扬小孩,一定要表扬他的行为修养。而不是一直夸她的外貌或成绩。随时提醒他,你的外貌和学习成绩和自己的行为举止匹配吗?
第三、严格控制孩子吃快餐垃圾食物
1、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有很多美味健康的选择。不要用加工过的垃圾品来毒害你的孩子。
2、让孩子吃垃圾食品不等于你对他的爱!很多小孩其实不喜欢快餐的味。只是喜欢在麦当劳的游乐场里面玩、得到儿童套餐里所赠送的小玩具。所以,请你带小孩到真正的游乐场去玩吧。吃健康的中餐。而那些一两块签到贴纸、小玩具在中国到处都有卖的。你真的没必要让小孩养成吃垃圾食品的习惯!
第五钻石法则
不要忽略孩子的情绪问题,但也不需对其过度紧张
核心,要有同理心,而不是同情心,不要让孩子染上同情隐。当你的孩子在外界交往或其它事情上表现出害羞害怕等感受时,仅仅对孩子说不要害怕,不要害羞……是没有太大用处的,但更好的是能认可他的感受,并马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告诉孩子,你曾经也经历过同样的感受,这就是你给孩子展示同理心,表示理解他此时的心情。这会加强孩子对你的信任,同时增强他的自信心。当你表达同情时,孩子会受到安慰,但会破坏他的自信心。
处理孩子遇见的问题和矛盾
1、用同理心的心态去倾听
2、鼓励孩子,自己找出解决方案
3、解决完毕,引导孩子放下
孩子的解决方案可能会失败,但是没关系,可以鼓励孩子再来一次。
这样我们从小培养出的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抱怨者和受害者。
第六钻石法则
不要害怕孩子的眼泪和耍脾气
所有的孩子都会暴怒,发脾气,生来就缺乏对沮丧的忍耐力,他们天生就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什么。如果单纯为了让小孩停止哭泣,而满足他所有的要求,只会教会他,哭泣和耍脾气是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一种最佳手段。一方面障碍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动力的开发,另一方面,没有机会把孩子的自我为中心改造成社会责任感。
如果是不会说话的小孩哭
1、先看看他是不是饿了,累了,烦了,尿裤子了;
2、如果不是,就尽情的让他哭,释放,哭完后亲吻他,抚摸他,给他玩具玩,但不能让他看电视。
如果是会说话的小孩
1、引导他用语言代替哭闹,疏导情绪;
2、如果他继续哭,那就由他哭个够。他失去关注,释放完毕,自然就不哭了。
3、如果在家哭,就告诉你的孩子,可以哭,但不能打搅别人,设立一个哭泣专用房间。去那个房间尽情哭。
备注:千万不能因为孩子一时的哭而屈服。屈服一次就惹来后续无数的麻烦,同时不要在意外人的看法。忍受小时候的哭闹,总比上学后和长大后遇事还继续不停的哭闹耍脾气好,孩子小时候经历一时的挫折,没关系。
第七钻石法则
不要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1、如果你希望你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人、独立思考的人和全能的领导人,那么请不要用你对孩子过度的关注将他淹没了。每一分钟都沉浸在快乐和溺爱中的孩子,将会很难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如果你过度关注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就不会关注你。得到过多关注的孩子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倾听和接受指令时父母的责任。
第八钻石法则
不要害怕对孩子说“不”
1、全世界的父母看起来都害怕这个词语。但是这是一个对教育子女很有用的词语!学会使用它!
2、迟早每个人都能学会人生这一课:一个人不可能为所欲为。你年龄越大,这个过程越痛苦。对孩子说“不”是真正的爱孩子!
3、记住:爱并不等于给予物质的东西。
4、你本人喜欢高品质的生活并不意味着你需要和你孩子分享。
5、告诉孩子“不”会给他们人生奋斗的动力,训练他们成功的技能。
面对孩子索要东西达不到而哭闹和尖叫时,我知道很多父母都很难拒绝,但请记住,你是成年人,深呼吸,保持平静。
例如:
1、我知道你很生气。但是 我们不可能总是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2、哭不能改变我的决定。你要冷静下来。
3、孩子:(哭闹着要泰迪熊或者玩具):我想要它!我想要它!我想要它!给我买它!给我买它!我想要它!
父母:(冷静温柔地)不管你怎么闹,你都得不到它的。你可以哭,我会等的。
第九钻石法则
伤害等于成长
1、没有人能保护孩子不受情感上的伤害。一个父母也不需要去这样做。你无条件爱孩子的原因就是因为外面的世界,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你的孩子。这就是生活。
2、你的任务就是给孩子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
3、你必须接受这个现实、集中精力,把自己变得更好!很多人会喜欢你。生命短暂,不应该去忧虑哪些不喜欢你的人。
4、真正的自尊和自信来自于个人成就。让孩子聚焦于改善自己的技能,个人成就和个人价值观。
5、伤害别人的孩子和成人一般都是不快乐和对自己不满意的人。他们通过伤害别人来获得自尊。
第十钻石法则
抓住每个机会,引导孩子去为别人着想
1、如果你的孩子将满足自己欲望视为最重要的事,那么这会是社会的一种悲哀!
2、我所给的这个建议也许会给你带来一些不便,你可能要多等一趟地铁、电梯,但是你的以身作则对于塑造孩子的人格是很重要的。
3、请记住,你的孩子是你的,同时也是这个社会的。
4、母亲最大的责任就是让孩子知道,他们不是宇宙的中心。
5、如果你有保姆,你就要做出榜样。职业没有贵贱之分,任何人都值得尊重和善待。
第十一钻石法则
孩子学会感恩
1、确保孩子懂得感恩的最好办法就是确保它已经得到很多他“真正需要的东西”:你的时间,你的爱,你的情感;和很少的一些他“想要”的东西:玩具、糖果等等。感恩是“优秀人格”的基础。
2、养成这个习惯各礼貌是相辅相成的。所有的孩子都应该被训练成能脱口而出“谢谢”的人,每当他们被给予礼物或是受到帮助的时候,都应该发自内心地说:“谢谢”。
3、我知道在家庭成员之间说谢谢不是中国的传统,然而,家是第一教室,父母是最重要的老师。如果你忽略了培养这个好习惯,你就限制了孩子未来成功的机会。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该检讨的是父母
那天看《80后脱口秀》,其中有一段是NBA球星德怀恩·韦德做客该节目。
王自健:听说你曾经跟球队要求主动降薪,来让球队可以在不达到薪金上限的情况下把詹姆斯和波什签回来,你当时这么做是一个什么想法?
韦德:我不仅仅是想要得到个人的成功,我最想要的是经历另一个层次上的团队的成功,所以我知道我的周围需要其他的伙伴,那些与我一样厉害或者更厉害的人,才能与我一起完成我的这个愿望,所以我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少拿些钱,然后我们才能在一起打球……
为此,我特意上网仔细了解了一下韦德,除去他在NBA的成绩,有较高的篮球智商、心理调节能力不错、做人比较低调是对他个人最多的评价。他对自己的人生有更高的精神上的追求,并在追求的过程中能摆正心态、能分享,这些让我很感慨,我在猜想,他有如此的心胸,一定是有一位对他教育得当的妈妈吧。
“人人为我,我是中心”
其实,不用说现在的孩子,作为80后的我们这一代,赶上物质并不匮乏的年代,本身还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处处都能体现。而现在孩子的“独”不仅反映在能不能跟他人分享食物、玩具这些小细节上,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思维模式,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常常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的。有早教专家做出过调查:当你问一个孩子“你有几个哥哥”时,他会说:“我大姨家有一个哥哥,舅舅家有一个哥哥,我有两个哥哥。”如此机灵的孩子回答得非常好,可是当你换一个角度问他:“你哥哥有几个弟弟”时,孩子无论如何也回答不上来了。
还有,当给孩子们看一幅图画时,上面画的是公园里的场景,你问他图上画的是什么,孩子会说:“那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即使他是男孩,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梳着两条小辫子的女孩,即使画面上的叔叔阿姨与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长得并不相像,孩子依旧认为那是他和他的家人在做他喜欢的事情。这说明孩子依旧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尝试着再问:“画面里还有什么?”“每个人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孩子常常会答非所问,甚至会跟你讲他和爸爸妈妈在公园里是如何如何玩的……所说的都是他曾经的经历或是他凭空想象的,而不是认真仔细地观察图上人物的情绪、行为之后做出的符合命题的答案。
这种“以我为中心”是幼儿心理活动的思维特点,家长[微博]如果不加以引导,孩子慢慢会形成“人人为我,我是中心”的行为习惯。
换个角度,父母检讨自己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纠正处处“以我为主”的思想,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专家告诉我们,同样的事情换一种说法,就能达到效果,而且还能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
比如全家在一起吃饭时,常常是几个大人簇拥着一个小宝宝,摆在他面前的一定是最好的菜。孩子吃虾有营养,于是孩子的碗里就会堆满了剥好皮的大虾,然后家长说:“吃吧,爸爸妈妈不爱吃虾。”这样的结果一定会导致孩子独自大吃特吃,因为孩子真的以为大人都不爱吃虾。更可怕的是有的家长会这样说:“吃吧,宝宝爱吃,就都给宝宝吃。”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形成一种概念:我爱吃的,就得给我一个人吃。
孩子根本不知道这其实是父母舍不得吃让给他的。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孩子吃独食的坏习惯,认为父母疼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作为家长,虽然是从“爱孩子”的良苦用心出发,却根本没给孩子机会去理解“爸爸妈妈是因为爱,所以才会省下来给你”的心思,孩子也就无从体会“爱”与“被爱”、“施”与“得”的情感,自然更不会明白什么是“分享”,更无从谈起“回报”。
同样的事情,换一种说法结果就会大不相同。家长只需要正面对孩子说:“宝宝正在长身体,大虾很有营养,妈妈希望你多吃一些,长得结结实实的。”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体会到父母给他的关爱,帮助孩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尽管我们不能把孩子当成大人,处处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但我们可以把他们看做是正在长大的人、即将要长大的人,给予他们平等的待遇和期望,是非常必要的。
家长课堂: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8策略
策略1: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即使父母,也无权要求他们事事按照你的意愿来做,即使你是为了他好。比如:你认为他该睡觉了,你一定要他把一碗饭全部吃掉,或者你一定要让他放下手里的玩具去做你要他做的事……强加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孩子不但开心、乐观,还能养成独立、有主见的性格。
策略2:忽视孩子的无理要求
遇上孩子提无理要求,或提出合理要求你也无法满足时,如果他哭闹不休,也要最大限度满足他吗?恰恰相反。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你一定不要满足,而且一次也不能妥协。否则只会使同样的不愉快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当你对孩子说"不行"、"不能做"时,孩子往往不会马上放弃他的行动,他会一边看着你,一边继续试探你是否真的不让他做。这时,你应该坚决地走过去,把孩子抱开,让他做别的事;而不是继续坐在那里,重复说着"不行",持续与孩子的较量。孩子从你坚决的态度上,可以知道这件事是真的不能做。
策略3:适当地给孩子一点权力
有时,孩子会对某件事很感兴趣,你不让他做,他也执拗地一定要做。这时不妨给孩子一点选择的权力。家里有两排落地书橱,乐乐对里面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一再要打开书橱,翻出里面的书。我不想让他养成到处乱翻的习惯,又不想扼杀他的探究欲。怎么办?我一方面告诉他乱翻书不好,另一方面他实在要打开的话,就建议他:好吧,那我们拿一样东西,拿好就把书橱关上。他每次都很开心地照办。现在,他不仅会打开书橱,挑选一样东西,然而把橱门关上;而且东西玩好后,他还会打开橱门,把东西放回去。
策略4:对待孩子要有耐心
对待孩子需要多大的耐心,只有做了父母才能了解。当你们精心准备好大餐,他却一口都不吃;当你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入睡以后再做,他却无论如何不肯睡;当你晚上瞌睡得要命,
小东西却哭个没完……你得拼命压制着自己的怒火,心平气和地对待你的宝贝。你必须这么做,因为仔细想来,这些都不是他的错。但你能做到吗?你能一次次都做到吗?我的策略是:
以所能有的耐心,最大限度满足他的合理要求。孩子其实就是父母的影子,你以怎样的态度对他,这种态度也会潜移默化成他的性格的一部分。你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没有耐心的、甚至是粗暴的人。人的耐心毕竟有限,因此我需要让他也承受一些忍耐和等待,即使他的要求很合理。例如我在做事,而他要我陪他,我会告诉他,我正忙着,等我做完了某些事情再去陪他。
策略5:言出必行
你也许会认为:孩子小,偶尔骗骗他没关系。其实这要不得,除非你希望以后也被他骗。我不骗孩子。我还刻意要他知道:爸爸不会骗他,爸爸说到做到。这一点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获得他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能树立爸爸言出必行的威信,避免他因侥幸而无理取闹。举个小例子:最初给乐乐穿衣服,让他把手里的东西先放下,他总是哭闹着不肯,他或许以为我要把这件东西拿走。几次穿好衣服,我马上把东西交回他手里,从此他便很放心地把东西放下或主动交给我。
策略6:始终如一
尽量做到始终如一,避免造成孩子思维、判断的混乱。处理同样的事件要给出同样的标准,如果你今天允许孩子这么做,明天没有任何理由却告诉他不行,就会造成混乱。你或许会忘记自己的不一致,可孩子绝对不会忘。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命令很难贯彻。是孩子任性吗?其实一部分是你造成的。
策略7:让孩子承担一点责任
看到这个小标题,你或许会跳起来,这么小的孩子你让他承担什么责任?其实,孩子的责任感就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应该从对自己做的事承担责任开始,树立起责任意识。乐乐时常会把一大堆玩具弄得满地都是,我会让他和我一起收拾玩具,或者引导他自己收拾。他掉落的东西我让他自己捡起来,他摔倒后我让他自己爬起来。凡是他能做的事情,我都让他自己做。
策略8:让孩子了解别人的感受
一个不了解别人感受的人,是很难体谅别人的。虽然大人的世界有太多的辛苦和不如意,这些你或许不想让孩子过早知道。但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感受,体谅父母的辛苦,对孩子却是不无益处的。所以,我会让乐乐知道我真的很累,我要睡觉,希望他自己玩,不要打扰我;我会让乐乐知道我对他不好的行为真的很生气;我会让他知道我抱着他很累,让他自己走;我会让他知道打别人,别人会很痛,想打别人先打自己试试看;我会让他知道父母也会有不对的地方,是我的不对,我会主动向他说对不起;我会让他知道人是不可能不生病的,在他生病时,他必须坚强起来,承受疾病带来的不适,而不是无休止地折磨大人……孩子的性格都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起来的,作为老爸,我希望自己能更努力探索,使孩子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一个高情商的人。
家长经验:在孩子面前适度沉默
中国有句古语:“子不教,父之过。”作为父亲,我时刻关注儿子的成长,对儿子严格要求。只要他的表现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我就会立刻纠正、教育。但事与愿违,儿子对我的话常常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前几天参加同学聚会,一位老同学恰好是儿童教育专家,我就把有关情况作了陈述。他听了之后,略作思索,说:“其实,大多数孩子对于错误都能够自己察觉到,父母的批评可能会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但批评过多,也许反而会让孩子对错误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如果你的孩子再次犯错,你先不要着急纠错,先沉默几分钟,看他自己能否意识到错误。”
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我回了家。刚进楼道,我就接到了邻居的告状,说我儿子踢球时把人家的玻璃砸碎了。我再三向邻居赔不是,带着儿子进了家门。我很生气,但想起老同学的话,我努力压制着自己的火气,没有马上教训儿子。
我挥挥手,低声说:“你出去吧。”儿子惊讶地望着我,犹犹豫豫地往门口走去,走到门边时还回头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我。整个过程,我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一直在儿子身上,我的脸色也很严峻。
过了一会儿,儿子自己回来了,怯生生地站在我面前,小声说:“爸爸,我错了,对不起。”儿子居然肯主动认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一阵欣慰,但还是沉着脸问道:“你错了?那你错在哪呢?”儿子期期艾艾地说清楚了错误,居然都能说到点子上,态度也很诚恳。这小子,这些道理明明都懂,哪里用得着我苦口婆心教育他。
我说:“做了错事及时改正,仍然是好孩子。但如果总是做错事,再去改正错误,那也不好。犯错多了,那就没有人喜欢和你做朋友了。”儿子点了点头。看来,老同学的意见是正确的,让孩子自己承认错误,效果更好。我们家长[微博]要做的,是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的。
此后的几天,儿子表现得特别好。我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的进步,儿子很高兴,可是,过了不久,儿子又开始犯错了,但我再也不犯以前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错误了。
我沉默着,但我的眼神、表情、肢体语言,都让儿子敏感地意识到自己犯错了,而我的沉默是给他时间和机会。儿子渐渐学会了及时改正错误,犯错也越来越少了。
上一篇:母亲从小将儿子当女儿养 长大后成同性恋
下一篇:父亲教女高招:弃补课养良习提高成绩
一个未来有作为的孩子背后,需要一位智慧的母亲
第一钻石法则 只要是你的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一定要让他尽量多的去做
只要孩子已经掌握某项技能或能够完成某件事了,以后就必须坚持让他自己做
如果孩子能够自己走路了,那么家长[微博]就不应该继续抱他
如果孩子能够自己吃饭了,(不管吃的多么的糟糕,弄得多脏),家长就不应该继续喂他了
可能这会暂时增加很多的麻烦,比如要不断地收拾被他弄脏的衣服,饭桌,地板,可能要麻烦两三个月,但总比他都五六岁了还必须要家长喂饭才肯吃好把
再比如,耐心的等待自己小小的孩子学会自己走路,这总比日后吃力的抱着一个六七岁不习惯自己走路的孩子上街或出差或是旅游受累,要轻松很多吧
经常要给孩子说的话是:我相信你,你自己可以做到的!(如果孩子很小,一定要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对他说),学会拒绝提供对孩子成长没有任何意义的帮助小孩子越自己做事,越有成就感,自信心就越强,自信和成就感让孩子从小绽放
第二钻石法则 给孩子灌输家庭责任感 1、孩子一学会走路,就可以做一些家务
2、如果在小孩很小的时候,你就教他要帮助做家务
他就会把做家务当成一种乐趣和生活中很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为了小孩能够专心学习和做作业,而避免让孩子接触家务
这不是一种明智的行为
我建议每周起码有一天是全家一起参加做家务的
第三钻石法则 让你的孩子自己做出与年龄相符合的选择
小时候做的选择越多,就越有主见,将来做选择的能力就越强 如果想将孩子培养成日后的领袖,非常关键的就是,从小让孩子学会做出与他年龄相仿的选择,他可能选择的很糟糕,但是要让他学会在犯错中成长,而且要他知道,任何的选择背后都是有相应的结果产生的,让孩子从小学会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这是领导力培养的早期形式,孩子们从小需要有独立作出决定的机会,这对形成独立判断思维和建立自信心都非常有帮助
备注:孩子只能做和他年龄相符的决定,而不是事事都由他选择,比如:和家长一起外出应酬,不能由他来决定什么时间回家,只能由家长来决定
第四钻石法则 建立一个持久的家庭规矩,并且尽可能的将其坚持贯穿下去,一贯严格,但要公正 家里一定要有规矩,也就是纪律,但是纪律不是向孩子展示你的权威,而是帮助孩子建立自律的工具,对小孩的行为要有理性的约束,这样他们才能茁壮的成长
第一、限制孩子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 看电视会给孩子输入一个固定的模式,是被动的接收,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尔盖茨每天只允许他的女儿上网40分钟,只有儿童特别沉迷于网上的"虚拟世界"
上网成瘾已经是一个非常严重和日益严重的问题 第二、对孩子的礼貌,言行举止给予特别重视的教育,一名学习成绩一般,但有礼貌很懂事生活能力强的小孩,比一个学习成绩优秀但不懂事,很没礼貌生活能力差的小孩,日后在人生事业中有更大的发展
所以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好的人格修养,并且以身作则
表扬小孩,一定要表扬他的行为修养
而不是一直夸她的外貌或成绩
随时提醒他,你的外貌和学习成绩和自己的行为举止匹配吗? 第三、严格控制孩子吃快餐垃圾食物 1、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有很多美味健康的选择
不要用加工过的垃圾品来毒害你的孩子
2、让孩子吃垃圾食品不等于你对他的爱!很多小孩其实不喜欢快餐的味
只是喜欢在麦当劳的游乐场里面玩、得到儿童套餐里所赠送的小玩具
所以,请你带小孩到真正的游乐场去玩吧
吃健康的中餐
而那些一两块签到贴纸、小玩具在中国到处都有卖的
你真的没必要让小孩养成吃垃圾食品的习惯! 第五钻石法则 不要忽略孩子的情绪问题,但也不需对其过度紧张 核心,要有同理心,而不是同情心,不要让孩子染上同情隐
当你的孩子在外界交往或其它事情上表现出害羞害怕等感受时,仅仅对孩子说不要害怕,不要害羞……是没有太大用处的,但更好的是能认可他的感受,并马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告诉孩子,你曾经也经历过同样的感受,这就是你给孩子展示同理心,表示理解他此时的心情
这会加强孩子对你的信任,同时增强他的自信心
当你表达同情时,孩子会受到安慰,但会破坏他的自信心
处理孩子遇见的问题和矛盾 1、用同理心的心态去倾听 2、鼓励孩子,自己找出解决方案 3、解决完毕,引导孩子放下 孩子的解决方案可能会失败,但是没关系,可以鼓励孩子再来一次
这样我们从小培养出的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抱怨者和受害者
第六钻石法则 不要害怕孩子的眼泪和耍脾气 所有的孩子都会暴怒,发脾气,生来就缺乏对沮丧的忍耐力,他们天生就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什么
如果单纯为了让小孩停止哭泣,而满足他所有的要求,只会教会他,哭泣和耍脾气是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一种最佳手段
一方面障碍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动力的开发,另一方面,没有机会把孩子的自我为中心改造成社会责任感
如果是不会说话的小孩哭 1、先看看他是不是饿了,累了,烦了,尿裤子了; 2、如果不是,就尽情的让他哭,释放,哭完后亲吻他,抚摸他,给他玩具玩,但不能让他看电视
如果是会说话的小孩 1、引导他用语言代替哭闹,疏导情绪; 2、如果他继续哭,那就由他哭个够
他失去关注,释放完毕,自然就不哭了
3、如果在家哭,就告诉你的孩子,可以哭,但不能打搅别人,设立一个哭泣专用房间
去那个房间尽情哭
备注:千万不能因为孩子一时的哭而屈服
屈服一次就惹来后续无数的麻烦,同时不要在意外人的看法
忍受小时候的哭闹,总比上学后和长大后遇事还继续不停的哭闹耍脾气好,孩子小时候经历一时的挫折,没关系
第七钻石法则 不要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1、如果你希望你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人、独立思考的人和全能的领导人,那么请不要用你对孩子过度的关注将他淹没了
每一分钟都沉浸在快乐和溺爱中的孩子,将会很难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如果你过度关注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就不会关注你
得到过多关注的孩子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倾听和接受指令时父母的责任
第八钻石法则 不要害怕对孩子说“不” 1、全世界的父母看起来都害怕这个词语
但是这是一个对教育子女很有用的词语!学会使用它! 2、迟早每个人都能学会人生这一课:一个人不可能为所欲为
你年龄越大,这个过程越痛苦
对孩子说“不”是真正的爱孩子! 3、记住:爱并不等于给予物质的东西
4、你本人喜欢高品质的生活并不意味着你需要和你孩子分享
5、告诉孩子“不”会给他们人生奋斗的动力,训练他们成功的技能
面对孩子索要东西达不到而哭闹和尖叫时,我知道很多父母都很难拒绝,但请记住,你是成年人,深呼吸,保持平静
例如: 1、我知道你很生气
但是 我们不可能总是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2、哭不能改变我的决定
你要冷静下来
3、孩子:(哭闹着要泰迪熊或者玩具):我想要它!我想要它!我想要它!给我买它!给我买它!我想要它! 父母:(冷静温柔地)不管你怎么闹,你都得不到它的
你可以哭,我会等的
第九钻石法则 伤害等于成长 1、没有人能保护孩子不受情感上的伤害
一个父母也不需要去这样做
你无条件爱孩子的原因就是因为外面的世界,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你的孩子
这就是生活
2、你的任务就是给孩子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
3、你必须接受这个现实、集中精力,把自己变得更好!很多人会喜欢你
生命短暂,不应该去忧虑哪些不喜欢你的人
4、真正的自尊和自信来自于个人成就
让孩子聚焦于改善自己的技能,个人成就和个人价值观
5、伤害别人的孩子和成人一般都是不快乐和对自己不满意的人
他们通过伤害别人来获得自尊
第十钻石法则 抓住每个机会,引导孩子去为别人着想 1、如果你的孩子将满足自己欲望视为最重要的事,那么这会是社会的一种悲哀! 2、我所给的这个建议也许会给你带来一些不便,你可能要多等一趟地铁、电梯,但是你的以身作则对于塑造孩子的人格是很重要的
3、请记住,你的孩子是你的,同时也是这个社会的
4、母亲最大的责任就是让孩子知道,他们不是宇宙的中心
5、如果你有保姆,你就要做出榜样
职业没有贵贱之分,任何人都值得尊重和善待
第十一钻石法则 孩子学会感恩 1、确保孩子懂得感恩的最好办法就是确保它已经得到很多他“真正需要的东西”:你的时间,你的爱,你的情感;和很少的一些他“想要”的东西:玩具、糖果等等
感恩是“优秀人格”的基础
2、养成这个习惯各礼貌是相辅相成的
所有的孩子都应该被训练成能脱口而出“谢谢”的人,每当他们被给予礼物或是受到帮助的时候,都应该发自内心地说:“谢谢”
3、我知道在家庭成员之间说谢谢不是中国的传统,然而,家是第一教室,父母是最重要的老师
如果你忽略了培养这个好习惯,你就限制了孩子未来成功的机会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该检讨的是父母 那天看《80后脱口秀》,其中有一段是NBA球星德怀恩·韦德做客该节目
王自健:听说你曾经跟球队要求主动降薪,来让球队可以在不达到薪金上限的情况下把詹姆斯和波什签回来,你当时这么做是一个什么想法? 韦德:我不仅仅是想要得到个人的成功,我最想要的是经历另一个层次上的团队的成功,所以我知道我的周围需要其他的伙伴,那些与我一样厉害或者更厉害的人,才能与我一起完成我的这个愿望,所以我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少拿些钱,然后我们才能在一起打球…… 为此,我特意上网仔细了解了一下韦德,除去他在NBA的成绩,有较高的篮球智商、心理调节能力不错、做人比较低调是对他个人最多的评价
他对自己的人生有更高的精神上的追求,并在追求的过程中能摆正心态、能分享,这些让我很感慨,我在猜想,他有如此的心胸,一定是有一位对他教育得当的妈妈吧
“人人为我,我是中心” 其实,不用说现在的孩子,作为80后的我们这一代,赶上物质并不匮乏的年代,本身还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处处都能体现
而现在孩子的“独”不仅反映在能不能跟他人分享食物、玩具这些小细节上,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思维模式,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常常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的
有早教专家做出过调查:当你问一个孩子“你有几个哥哥”时,他会说:“我大姨家有一个哥哥,舅舅家有一个哥哥,我有两个哥哥
”如此机灵的孩子回答得非常好,可是当你换一个角度问他:“你哥哥有几个弟弟”时,孩子无论如何也回答不上来了
还有,当给孩子们看一幅图画时,上面画的是公园里的场景,你问他图上画的是什么,孩子会说:“那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
”即使他是男孩,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梳着两条小辫子的女孩,即使画面上的叔叔阿姨与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长得并不相像,孩子依旧认为那是他和他的家人在做他喜欢的事情
这说明孩子依旧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尝试着再问:“画面里还有什么?”“每个人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孩子常常会答非所问,甚至会跟你讲他和爸爸妈妈在公园里是如何如何玩的……所说的都是他曾经的经历或是他凭空想象的,而不是认真仔细地观察图上人物的情绪、行为之后做出的符合命题的答案
这种“以我为中心”是幼儿心理活动的思维特点,家长[微博]如果不加以引导,孩子慢慢会形成“人人为我,我是中心”的行为习惯
换个角度,父母检讨自己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纠正处处“以我为主”的思想,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专家告诉我们,同样的事情换一种说法,就能达到效果,而且还能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
比如全家在一起吃饭时,常常是几个大人簇拥着一个小宝宝,摆在他面前的一定是最好的菜
孩子吃虾有营养,于是孩子的碗里就会堆满了剥好皮的大虾,然后家长说:“吃吧,爸爸妈妈不爱吃虾
”这样的结果一定会导致孩子独自大吃特吃,因为孩子真的以为大人都不爱吃虾
更可怕的是有的家长会这样说:“吃吧,宝宝爱吃,就都给宝宝吃
”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形成一种概念:我爱吃的,就得给我一个人吃
孩子根本不知道这其实是父母舍不得吃让给他的
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孩子吃独食的坏习惯,认为父母疼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
作为家长,虽然是从“爱孩子”的良苦用心出发,却根本没给孩子机会去理解“爸爸妈妈是因为爱,所以才会省下来给你”的心思,孩子也就无从体会“爱”与“被爱”、“施”与“得”的情感,自然更不会明白什么是“分享”,更无从谈起“回报”
同样的事情,换一种说法结果就会大不相同
家长只需要正面对孩子说:“宝宝正在长身体,大虾很有营养,妈妈希望你多吃一些,长得结结实实的
”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体会到父母给他的关爱,帮助孩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尽管我们不能把孩子当成大人,处处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但我们可以把他们看做是正在长大的人、即将要长大的人,给予他们平等的待遇和期望,是非常必要的
家长课堂: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8策略 策略1: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即使父母,也无权要求他们事事按照你的意愿来做,即使你是为了他好
比如:你认为他该睡觉了,你一定要他把一碗饭全部吃掉,或者你一定要让他放下手里的玩具去做你要他做的事……强加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孩子不但开心、乐观,还能养成独立、有主见的性格
策略2:忽视孩子的无理要求 遇上孩子提无理要求,或提出合理要求你也无法满足时,如果他哭闹不休,也要最大限度满足他吗?恰恰相反
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你一定不要满足,而且一次也不能妥协
否则只会使同样的不愉快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当你对孩子说"不行"、"不能做"时,孩子往往不会马上放弃他的行动,他会一边看着你,一边继续试探你是否真的不让他做
这时,你应该坚决地走过去,把孩子抱开,让他做别的事;而不是继续坐在那里,重复说着"不行",持续与孩子的较量
孩子从你坚决的态度上,可以知道这件事是真的不能做
策略3:适当地给孩子一点权力 有时,孩子会对某件事很感兴趣,你不让他做,他也执拗地一定要做
这时不妨给孩子一点选择的权力
家里有两排落地书橱,乐乐对里面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一再要打开书橱,翻出里面的书
我不想让他养成到处乱翻的习惯,又不想扼杀他的探究欲
怎么办?我一方面告诉他乱翻书不好,另一方面他实在要打开的话,就建议他:好吧,那我们拿一样东西,拿好就把书橱关上
他每次都很开心地照办
现在,他不仅会打开书橱,挑选一样东西,然而把橱门关上;而且东西玩好后,他还会打开橱门,把东西放回去
策略4:对待孩子要有耐心 对待孩子需要多大的耐心,只有做了父母才能了解
当你们精心准备好大餐,他却一口都不吃;当你有一大堆事等着他入睡以后再做,他却无论如何不肯睡;当你晚上瞌睡得要命, 小东西却哭个没完……你得拼命压制着自己的怒火,心平气和地对待你的宝贝
你必须这么做,因为仔细想来,这些都不是他的错
但你能做到吗?你能一次次都做到吗?我的策略是: 以所能有的耐心,最大限度满足他的合理要求
孩子其实就是父母的影子,你以怎样的态度对他,这种态度也会潜移默化成他的性格的一部分
你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没有耐心的、甚至是粗暴的人
人的耐心毕竟有限,因此我需要让他也承受一些忍耐和等待,即使他的要求很合理
例如我在做事,而他要我陪他,我会告诉他,我正忙着,等我做完了某些事情再去陪他
策略5:言出必行 你也许会认为:孩子小,偶尔骗骗他没关系
其实这要不得,除非你希望以后也被他骗
我不骗孩子
我还刻意要他知道:爸爸不会骗他,爸爸说到做到
这一点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获得他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能树立爸爸言出必行的威信,避免他因侥幸而无理取闹
举个小例子:最初给乐乐穿衣服,让他把手里的东西先放下,他总是哭闹着不肯,他或许以为我要把这件东西拿走
几次穿好衣服,我马上把东西交回他手里,从此他便很放心地把东西放下或主动交给我
策略6:始终如一 尽量做到始终如一,避免造成孩子思维、判断的混乱
处理同样的事件要给出同样的标准,如果你今天允许孩子这么做,明天没有任何理由却告诉他不行,就会造成混乱
你或许会忘记自己的不一致,可孩子绝对不会忘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命令很难贯彻
是孩子任性吗?其实一部分是你造成的
策略7:让孩子承担一点责任 看到这个小标题,你或许会跳起来,这么小的孩子你让他承担什么责任?其实,孩子的责任感就应该从小培养
孩子应该从对自己做的事承担责任开始,树立起责任意识
乐乐时常会把一大堆玩具弄得满地都是,我会让他和我一起收拾玩具,或者引导他自己收拾
他掉落的东西我让他自己捡起来,他摔倒后我让他自己爬起来
凡是他能做的事情,我都让他自己做
策略8:让孩子了解别人的感受 一个不了解别人感受的人,是很难体谅别人的
虽然大人的世界有太多的辛苦和不如意,这些你或许不想让孩子过早知道
但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感受,体谅父母的辛苦,对孩子却是不无益处的
所以,我会让乐乐知道我真的很累,我要睡觉,希望他自己玩,不要打扰我;我会让乐乐知道我对他不好的行为真的很生气;我会让他知道我抱着他很累,让他自己走;我会让他知道打别人,别人会很痛,想打别人先打自己试试看;我会让他知道父母也会有不对的地方,是我的不对,我会主动向他说对不起;我会让他知道人是不可能不生病的,在他生病时,他必须坚强起来,承受疾病带来的不适,而不是无休止地折磨大人……孩子的性格都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起来的,作为老爸,我希望自己能更努力探索,使孩子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一个高情商的人
家长经验:在孩子面前适度沉默 中国有句古语:“子不教,父之过
”作为父亲,我时刻关注儿子的成长,对儿子严格要求
只要他的表现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我就会立刻纠正、教育
但事与愿违,儿子对我的话常常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前几天参加同学聚会,一位老同学恰好是儿童教育专家,我就把有关情况作了陈述
他听了之后,略作思索,说:“其实,大多数孩子对于错误都能够自己察觉到,父母的批评可能会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
但批评过多,也许反而会让孩子对错误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如果你的孩子再次犯错,你先不要着急纠错,先沉默几分钟,看他自己能否意识到错误
” 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我回了家
刚进楼道,我就接到了邻居的告状,说我儿子踢球时把人家的玻璃砸碎了
我再三向邻居赔不是,带着儿子进了家门
我很生气,但想起老同学的话,我努力压制着自己的火气,没有马上教训儿子
我挥挥手,低声说:“你出去吧
”儿子惊讶地望着我,犹犹豫豫地往门口走去,走到门边时还回头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我
整个过程,我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一直在儿子身上,我的脸色也很严峻
过了一会儿,儿子自己回来了,怯生生地站在我面前,小声说:“爸爸,我错了,对不起
”儿子居然肯主动认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我一阵欣慰,但还是沉着脸问道:“你错了?那你错在哪呢?”儿子期期艾艾地说清楚了错误,居然都能说到点子上,态度也很诚恳
这小子,这些道理明明都懂,哪里用得着我苦口婆心教育他
我说:“做了错事及时改正,仍然是好孩子
但如果总是做错事,再去改正错误,那也不好
犯错多了,那就没有人喜欢和你做朋友了
”儿子点了点头
看来,老同学的意见是正确的,让孩子自己承认错误,效果更好
我们家长[微博]要做的,是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的
此后的几天,儿子表现得特别好
我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的进步,儿子很高兴,可是,过了不久,儿子又开始犯错了,但我再也不犯以前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错误了
我沉默着,但我的眼神、表情、肢体语言,都让儿子敏感地意识到自己犯错了,而我的沉默是给他时间和机会
儿子渐渐学会了及时改正错误,犯错也越来越少了